一种教育方式
以阶级斗争为纲派生出的唯成分论,导致学生中分出左中右。1958年,潼中进行“社会主义教育”期间,在内操场上展示学生被盗的什物,要出身地富或右派子女“主动”“现身说法”,认识其“剥削性”。
把生活困难中有缺点和错误的青年学生,当成革命对象的教育方式,造成了思想混乱、人心惶恐、事件冤案增多的不良后果。如高15班李怀明(大埝人)因在外出劳动中偷吃一个红苕根而被迫停学;特别是1959年2月4日晚,县公安局在潼中、朱家公社和德阳东方电机厂宣布和逮捕所谓“真理学会反革命集团”的成员,身受其害者为陈汇川、夏季民、徐绍勤,他们都是潼中高14班的学生(详见“佚事” 编《活人入棺之谜》)。
半个劳动力
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,使全国很多人挨饿,中学生首当其冲,还得压缩学习时间充当半个劳动力。1958年,高13、高14班全体学生组成劳动大军开赴太安镇为罐头厂建厂奠基建出苦力;不久又组织师生参加崇龛修水渠的艰苦劳动;平时到东风、大佛、城东抢种抢收更为频繁。校内外工厂、农场,越办越多,效益越小,以养猪场规模最大,除校内,还有新建罗家湾、太和卢家坝养猪场,猪源多系从罐头厂要来的三类猪,各班学生轮流打猪草,不完成任务就扣饭挨批;开学时交不够30斤猪草不报名,很多学生为几百只瘦猪劳碌奔波;学校周边10里内的油菜叶和草皮几乎扒光,难得的是常到罐头厂拉猪杂碎(肚肠)来为学生打“牙祭”。
几件大事
1958年为“镇压”校农场麦苗(因播种过多而太瘦的麦苗垒脚),潼中初三学生陈致祥、彭定芳、彭定彬三人在糖酱厂边挖土,突然土岩垮坍,均死于难,其中一人为我校陈柏年老师之子,这是潼中除“文革”武斗之外的最大惨案。
1958年潼中发展了第一个学生党员是高13班的女生杨淑媛,其后高15班考入了两名部队转业的党员是玉溪乡人刘明礼和陈德馨。
1961年为响应党中央“大办农业”号召,潼中下放一批学生下乡务农,党团员带头,大龄生必下,徐绍勤代表全体下放学生发言。
几件趣事
三年困难时期,学校文体活动仍然频繁多趣,以校合唱团最甚,当时指导教师是蒋学农,团长为徐绍勤,曾排演过《黄河大合唱》和大幕话剧《边寨烽火》。1958年国庆全校文艺汇演,徐绍勤自作词曲,自己独唱歌曲《青春在汗水中闪光》获得了第一名,也赢得掌声笑声不少。
1960年潼中学生发明了“良心秤”(又叫哑巴秤,由一根竹筷、一砣石头和一个小竹篓组成)和竹刀,成为每餐每桌分饭和红苕必备的两要件,也是对付饥饿的公平之举,但因太伤风雅,学校不得不勒令收缴。
1960年秋,学校举办高三数学运动会,规定100分钟做100道题,学生冯世江以98分获运动健将;徐绍勤以94分获一级运动员,不少同学见面时,举起大手指表示祝贺之情。(作者:徐绍勤/潼中高60级/原县文化馆副馆长、潼南新华书店副经理)
刘老师后记:我的网站http://www.liuwang.cn建立后,发布了一些关于介绍潼南中学和部分校友回忆学校生活的文章,得到潼南中学毕业的广大校友们的热心支持和关注,他们通过各种方式给我提出建议和提供学校的相关资料,这里发布部分提供的材料,作为对潼南中学的一种回忆,和对校友们曾经在这个学校经历的一切的美好的记忆!欢迎各地校友们继续提供学校有关的一切资料,我会尽可能发布在本站,并有机会向学校网站推荐!谢谢大家!祝大家在自己的工作和人生中继续创造属于你自己,也属于潼南中学的辉煌! |